有用,肯定有用!但这个“有用”吧,得看你怎么看了,看你想要啥了。别上来就觉得大专学历好像低人一等,尤其是在建筑这个行当里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我跟你说,这行,讲究的是啥?是实践,是经验,是你在工地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一身本事。但问题是,你怎么才能有机会去“摸爬滚打”呢?天上不会掉馅饼,项目经理也不会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就让他管工地。这时候,大专建设工程管理这个文凭,它就是那块敲门砖,是你的一个“身份证明”。
你想想,现在稍微正规点的建筑公司,招个施工员、资料员、安全员,最起码的要求是啥?相关专业大专学历!没这个证,你简历投过去,人家HR第一轮筛选就给你刷掉了,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,你浑身是劲儿都没地方使,你说这文凭它有没有用?这就是最直接、最现实的用处——门槛!懂吗?它让你有资格站到起跑线上。
当然了,光有这块砖还不够。大专学的那点东西,说实话,理论是有的,什么《建筑材料》、《力学》、《结构》、《施工技术》、《工程造价基础》、《项目管理概论》……课本上写得明明白白。这些基础知识,在你刚入行的时候,能让你对整个流程有个大概的框架了解,不至于两眼一抹黑,别人说个啥你都跟听天书似的。比如,人家说C30混凝土,你知道是啥强度等级;人家提脚手架搭设规范,你脑子里大概有个谱。这比啥也不懂,纯靠师傅带要强点儿。至少,你能更快地“听懂话”,更快地知道去哪里找对应的规范和标准。这算不算有用?我觉得算。它给了你一个学习和理解的框架。
但是!千万别指望靠这点理论就能在工地上指点江山。差远了!工地的复杂性,那是书本永远教不会的。天气变化、材料供应、工人情绪、各种突发状况……哪个不需要你随机应变?你在学校学的可能是理想模型,工地上全是“非标准答案”。所以,进了工地,心态要放平,从零开始的心态很重要。把学校学的当个引子,真正的大学在工地。多看、多问、多动手,跟着老师傅,从最基础的看图纸、放线、算量、做资料开始,一点点啃。脸皮要厚,不懂就问,别怕丢人。工地上,实干是最硬的道理。
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,很多人可能忽略了。大专建设工程管理专业,是考取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一个重要途径。很多省份,工程类相关专业大صفحة学历,加上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,就可以报考二建了。这个证,对于想在建筑行业长期发展,尤其是想往管理岗位走的人来说,几乎是必需品。没有证,你想当项目经理?难!很多项目招投标都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有建造师证。所以,这个大专文凭,它为你未来考证铺平了道路。你说它有没有用?长远来看,这用处可太大了!等你辛辛苦苦熬了几年,经验有了,想考个证提升一下,结果发现学历不够,报不了名,那才叫抓瞎呢!
我知道,现在很多人会说,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那么多了,大专生还有竞争力吗?有!肯定有!但你的核心竞争力,不能仅仅是那张文凭。建筑行业,尤其是施工一线,它不是纯粹拼学历的地方。能吃苦、肯钻研、会沟通、懂协调、有责任心,这些软实力,有时候比学历更管用。我见过不少大专毕业的,兢兢业业在工地干,几年下来,技术、管理能力都上来了,考了二建,甚至后来通过专升本、考一建,照样当项目经理,管着一帮本科生。也见过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的,受不了工地的苦,干几个月就跑路了。
所以,关键在于你自己。你把这个大专文凭当成啥?是终点,还是起点?如果你觉得拿了个文凭就万事大吉,等着坐办公室吹空调,那肯定没用,趁早改行。但如果你把它当成进入行业的入场券,愿意沉下心去学,去干,去积累,那它就是你职业生涯的垫脚石。
而且,建设工程管理这个专业,涉及的面挺广的。不一定非得去施工单位。你可以去建设单位(甲方),可以去监理单位,可以去做造价咨询,甚至可以去一些小的设计院做辅助工作。虽然起步可能都比较基层,但方向是有的。关键是你得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,找准一个方向深耕下去。
别老听网上那些贩卖焦虑的,说什么“土木狗没前途”,“大专毕业就是底层炮灰”。哪个行业不辛苦?哪个行业的基层不累?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上升的通道和决心。建筑行业虽然传统,虽然累,但它体量巨大,永远有需求。只要肯干,肯学,总有你的一席之地。
总结一下我的看法:大专建设工程管理,绝对有用。
它给了你入行的资格,提供了基础的知识框架,打通了考取关键执业证书(如二建)的通道。但是,它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。能不能把这个“有用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职业发展,靠的是你毕业后在工地上流的汗水,熬的夜,解决的问题,积累的人脉和口碑,以及持续学习的劲头。
别把文凭当神话,也别把它当废纸。它就是个工具,看你怎么使。心态放正,脚踏实地,干就完了!这行,饿不死勤快人,也容不下只想躺平的“少爷”。想清楚自己要什么,然后撸起袖子加油干,大专毕业,照样能在建筑行业闯出一片天。真的,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,活生生的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(点我联系)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7luohu.com/archives/144737